学院发展历史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于2001年组建(组建初期名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计算机科学系,起源于1978年成立的计算机站,当时隶属于基础课处。1984年与自动化、管理专业一起成立了计算机与控制工程系,并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生,1987年起招收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生,1993年开始承办计算机应用辅修专业,1998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学生。1991年本学科挂靠工业自动化硕士点,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并于1996年获得了第一个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的授予权。1994年单独成立了计算机科学系,2001年组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又先后获得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技术学、物联网工程等本科专业的申办权。2008年获批软件工程专业申办权并开始招生,同时学校设立软件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署办公。2003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在石油工程一级学科下获得石油工程计算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调整为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隶属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学科门类的增加,2004年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发展大事记: (感谢冯亚丽教授收集整理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历史资料!)
1.1978至1983年成立计算机站与计算机教研室
l 1978年初,由柴之聪老师牵头成立计算机站筹建组,成员包括王之庭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司光宇老师。
l 1978年4月成立大庆石油学院电子计算机站,隶属基础课处(与电工教研室一个党支部)。负责人王之庭,前期成员有柴之聪、王之庭、司光宇、鹿玲杰、曾骐、冯亚丽、马淑兰、杨克远等;后来增加李丛信、邵华开、张方清、张泽华、王桂华等。电子计算机站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李生、黄春湛、祝佰丽、刘春和等老师培训至1979年7月下旬。同时负责学校第一个计算机楼的建设需求和质量监督工作。
l 1978年10月,增加朱玉玺、任庆东、陈军、张连滨、崔爱花、董长义、范金东等,1978年12月至1979年12月在大庆研究设计院培训学习,1980年1月去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学习。
l 1979年3月李丛信、邵华开、张泽华去东北工学院学习,王桂华去哈工大学习。1979年新增贾文举、李凤林、邵航、方芳。
l 1979年7月成立计算机接机组,1979年7月上旬至10月中旬,接机组由柴之聪带队,王之庭、司光宇、鹿玲杰、曾骐、冯亚丽、马淑兰、杨克远、贾文举、邵航、李凤林、方芳等一行去上海无线电十三厂学习和接机(由于TQ-16磁芯内存特殊的防震要求,经学校特批,王之庭、马淑兰1979年10月18日抱着内存箱乘飞机返回)。
l 1979年建成学校第一个计算机楼(共二层),同年10月计算站党支部成立,李丛信任党支部书记。
l 1980年增加李明武、张晓春、赵瑞金(负责空调机房)等。1980年4月中旬TQ-16中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和DJS-131小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到校,司光宇任TQ-16机组长、李明武任DJS-131机组长,负责计算机的调试运行工作,并在一周内调试运行成功。随即为我校的学生、教师开放,第一门高级语言课ALGLO 60由张方清老师首讲。
l 1981年7月增加朱秀莉、娜淑敏、张全忠、刘长志等。朱秀莉和娜淑敏负责纸带穿孔室。
l 1982年7月马瑞民、王振鹏、赵伟艳、王善伟、陶毅、李繁胜、李莹、王子林、刘前保等在北京大学代培计算机软件毕业进入计算站工作,1983年7月李春生、尚福华、朱珍、安桂英等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代培计算机系统结构毕业进入计算站工作。
l 1983年随着教学任务的展开,成立计算机教研室,王之庭任主任,李丛信任党支部书记,隶属基础课处。计算站变为计算机教研室属下的机构,曾骐任机房管理负责人(计算站站长)。
2. 1984年首届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招生
1984年获得计算及应用专业专科申办权,首届招收3个班,之后又连续招2届。学校以自动化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电工教研室和经济管理教研室为基础成立计算机与控制工程系(简称计控系)。
3. 1987年首届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招生,计算机教研室拆分
l 1987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申办权,并招收第一届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生1个班。
l 1988年初建成计算中心大楼(共三层),计控系整体迁入。计算机教研室逐渐拆分为计算机软件教研室(主任贾文举)、计算机硬件教研室(主任杜芳)、计算中心(主任相继为王振鹏、朱珍、邵华开)、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李丛信)等。
l 1989-1994计算中心及行政隶属计算中心的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分离出计控系先划归科研处,后划归校综合实验部,1994年综合实验部解体,计算中心及已经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回到计控系。
4.1994年10月成立计算机科学系
随着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学校将计控系按学科拆分为三个系。计算机学科以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计算中心、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信息管理教研室为基础,成立计算机科学系。系书记徐延卿、主任李丛信、副主任兼副书记马瑞民。下设计算机教研室(主任陶毅)、计算机实验室(主任鹿玲杰)、计算中心(主任李春生,1995年之前由邱深山代理)、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陈仁华)、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李雪峰)。
5. 1995年获得第一个硕士学位点,硕士学位点发展
l 199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挂靠工业自动化硕士点,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95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
l 2003年获批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招生领域
l 2003年获批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
l 2005年获批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l 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l 2010年获批教育学(与高教研究所联合)一级学科硕士点。
l 2010年获批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软件工程工程硕士招生领域。
l 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6. 2001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2004年更名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l 在计算机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马瑞民、院长李春生、副书记吕淑云、副院长唐国维、衣治安。
l 2002年获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l 2003年获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l 2004年获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l 2006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
l 2008年获批软件工程专业申办权并于2009年开始招生,同时学校设立软件学院,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合署办公。
l 200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l 2012年获批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工学)。
l 2013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重点专业。
l 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再次获批省级重点专业;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获批为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7. 2005年第一个博士点获批
l 2005年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设置目录外“石油工程计算技术”博士点获批。博士生导师许少华、李春生。
l 2013年调整为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设置目录外“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博士点。博士生导师许少华、李春生、李盼池。
8. 计算机学院历任主要领导
l 2001年,书记马瑞民,院长李春生。
l 2002年7月李春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辞去院长职务,马瑞民任院长,李可任书记。
l 2005年,马瑞民任教务处处长,许少华任院长。
l 2008年,唐国维任学院书记,2014年11月份兼任学院院长。
l 2017年3月赵永新任学院书记,李春生任学院院长。副书记董振荣,副院长刘贤梅、刘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