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团队主要成员
1.专业建设
本专业建于1984年,2006年获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十一五”黑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成绩优秀),2011年获批“十二五”黑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获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坚持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过程定期自我评估和评价,持续改进,不断推进专业建设;二是,培养人才具备石油信息化特色优势。积极打造与油田的校企合作平台,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并拓展与国内知名IT企业的实习实训合作;三是,专业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在京东、小米、360安全等大型企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升高,就业率达90%以上,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2.学科发展
本专业拥有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二级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学位点,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点。专业拥有黑龙江省石油大数据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军人才梯队。2020年1月,省重点实验室与省领军人才梯队双双获得黑龙江省优秀奖励。
本专业围绕学院“搭建平台、固化特色、激发干劲、谋求发展”的整体规划,重视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本着人才和设备共享原则,以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省领军人才梯队为基础,建立了以先进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及应用、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数据与知识工程、大数据与软件工程、量子图像处理六大科研教学梯队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专业的学科发展和课程教学,按照方向归属到不同的科研教学梯队,提升组织力;专业更加侧重制度规范、管理模式的建立,强化执行力,有效实现了“学科发展梯队落实、专业课程梯队分工、专业制度有力保障”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专业建设水平。
近3年,本专业先后承担国家项目19项,其他科研项目90余项,获科技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科研经费2260多万,SCI/EI论文40余篇。

3.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实验教师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比例73%。
专业负责人李春生教授,现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石油大数据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石油高校信息化协作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兼任“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软件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油气田专委会”主任,“黑龙江省教育电视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等职。